• 通知公告

    美圖快訊

    位置 : 意昂3 >> 通知公告 >> 美圖快訊 >> 正文

    畢業季|美術意昂3藏 2023畢業生高借閱率圖書展(一)

    發布日期:2023-06-14

    瀏覽次數♾:

    —— 分享 ——


    《後現代語境下的生態設計藝術》

    LZ203 0203   出借18次

    undefined

    該書對現代社會發展中設計藝術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問題進行了條分縷析的剖析,深刻地揭示了“現代性”繁華背景下隱藏的巨大危機🙋🏿‍♀️,揭示了後現代設計與生態設計內在的耦合關系,指出後現代主義理論與後現代設計之於新時期生態設計的啟發和引導作用🔫。

    全書由上中下三篇主題構成,共包含十二章,分別對文明發展中的“現代性後現代科技觀的生態轉向、現代設計的危機點與發展趨勢、後現代視域中生態設計面臨的困惑及發展思路、可持續發展視野中的包裝生態設計、後現代語境下住宅室內設計的生態走向🏃🏻‍♀️、城市生態設計的困境🧑🏻‍🦳🔸、景觀生態設計的基本策略、後現代語境下服裝生態設計的基本表征等內容進行深度剖析,批判了現代主義對工業文明的過分依賴,鼓勵基於綠色化發展導向找尋設計藝術中失去的原有生命力與吸引力。

    《設計研究新範式

    <裝飾>優秀投稿論文(2013-2017)》

    LA38 0067   出借12次

    undefined

    該書是國內藝術設計類核心期刊《裝飾》2013-2017年優秀論文的匯編,依據期刊欄目共分五篇:《史論空間》《個案點擊》《設計實踐》《民俗民藝》《教學檔案》,每章開始都有該欄目審稿編輯的寄語,主要從該欄目的審稿標準、該領域研究新視角、新方法等角度展開論述👨🏼‍⚕️。這五篇文章從具體“操作”的層面告訴讀者,本欄目的論文如何研究與撰寫更易被發表。

    《裝飾》主編方曉風教授在序言中寫道:“出版《設計研究新範式》的初衷有兩點🏪:一是希望弘揚好的學風,好論文的基礎都是好的研究,沒有紮實的研究工作👷🏽,不可能寫出好的論文。另一個出發點則是,設計學作為一門年輕的學科👱🏼‍♂️,確實面臨研究範式的問題,優秀論文的評選,也有逐步厘清學科範式的目的在其中,希望這些優秀論文不僅在寫作上對他人有示範作用,在選題、研究方法㊗️、研究路徑等方面也有啟發。”設計研究新範式的確立需要一大批研究者有說服力的成果,方教授以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的口號與大家共勉👯‍♂️:做事情的唯一方式就是去做🌛!(The only way to do it is to do it.)

    《設計研究新範式 2

    <裝飾>海外論文精選》

    LA38 0067   出借12次

    undefined

    該書是國內藝術設計類核心期刊《裝飾》2008至2018年間所發表的30篇海外優秀論文🎅,依據期刊欄目共分三章➜:《歷史》《實踐》《理論》,根據國外最新的設計領域研究成果總結了新的研究視角,使讀者輕松了解藝術、設計領域的研究角度、方法和寫作技巧, 是一本給藝術、設計專業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者的參考讀物。這批論文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裝飾》的固定欄目 “海外動向”,該欄目常年邀請、接受海外學者的稿件🫡,其中既有偏向歷史研究的文章,也有進行理論探討的🧔🏻‍♀️;二是來源於 《裝飾》組織的多次國別設計主題的專題策劃,《裝飾》在策劃這類選題時一直堅持一條原則,即盡量邀請研究對象所在國的學者來寫相關論文,呈現一手的研究資料,表現更深刻的文化理解;三是來源於《裝飾》與兩本著名的國外學術期刊的友好交往--美國的《萊奧納多》(Leonardo)及荷蘭的《產品》(Products)🏊🏻‍♀️,雙方簽署了稿件互換的協議。以上幾個渠道構成了《裝飾》海外來稿的幾大來源。這些稿件所討論的話題也有很大的覆蓋面🧍‍♀️🤸🏽‍♀️,不僅僅是對專一狹小領域的討論,而是進入到一個非常開闊的話題空間。

    《裝飾》主編方曉風教授在序言中寫道:“總體來說👩‍💻,這批海外作者的成果代表了一個更高的水平🎆,為我們樹立了更高水準的模範。這些成果所反映的研究水準雖然出自《裝飾》一家刊物,但我們有理由也有信心去這樣講:這些成果也代表了當今世界設計研究最高水平的一類。”

    設計研究的新範式👲🏽,呼籲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需要我們更為積極的展開研究,以問題為核心聚合跨學科的知識,最終反哺到大眾的設計認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輯海外學者的論文匯編呈現出非常活潑的研究場景👛🕧,這正是設計世界應有的特質。

    《Art in the Making: Artists and their Materials from the Studio to Crowdsourcing

    LZ203 1215   出借12次

    undefined

    這是一本探討當代藝術作品材料和製作方法的重要性的書籍🔹。今天🤾‍♂️,藝術家們能夠使用多種生產方法進行創作——從繪畫到數字技術再到眾包——其中一些在幾十年前是聞所未聞的🤎。然而,即使我們創造藝術的手段變得更加非凡和多樣化,它們的特殊性幾乎從未被提及。雖然評論家和觀眾傾向於關註我們在博物館和畫廊看到的成品🐍,但作者格倫·亞當森(Glenn Adamson)和朱莉婭·布萊恩·威爾遜(Julia Bryan-Wilson)認為,用於製作藝術品的幕後材料和過程對於當前考慮作者身份以及理解藝術產生的經濟和社會背景也至關重要👆🏼。

    自1950年代以來,亞當森和布萊恩·威爾遜一直在探索藝術中的方法和媒體,他們研究了工作室、工廠和其他創作藝術品的場所🤙🏽,其成果在書中以九個章節的形式展現,包括繪畫(painting)、木工(woodworking)、建築(building)🏊‍♂️、表演(performing)🙌🏻、工裝(tooling up)、套現(cashing in)🚶🏻‍♂️、製造(fabricating)、數字化(digitizing)和眾包(crowdsourcing)💹。詳細的例子與討論交織在一起🧑‍🦽,包括揭示技術和材料復雜性的視覺效果♟。精選的藝術家包括Ai Weiwei、Alice Aycock𓀑、Isa Genzken、Los Carpinteros⚧、Paul Pfeiffer、Doris Salcedo👏、Santiago Sierra和Rachel Whiteread等👩🏿‍🚀。


    *本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書中

    高借次書單排行榜


    意昂3专业提供:意昂3意昂3平台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欢迎您。 意昂3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