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開放科學實踐的重要推動力量。在開放科學的大潮中,各國政策的製定和執行無疑占據了至關重要的地位📁。來自美國的Moradi和來自伊朗的Abdi兩位學者近期在著名科技政策期刊《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發表了“Open science–related policies in Europe”一文。該文借助比較案例分析方法🧔🏻,主題化分析了歐洲七個國家截至2020年12月的四十六份政策文檔,為我們呈現了一份關於七個歐洲國家的開放科學政策的詳盡考察🙍🏼。下面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來了解下吧~
期刊介紹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是一本國際領先的期刊,關註科學、技術和創新的公共政策。它涵蓋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所有類型的科學和技術👨🏿🦲。
研究背景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OS)覆蓋了開放研究數據🧌、開放學術交流和開放獲取等諸多實踐。在開放科學的生態中🤵🏽,數據🧚🏊🏼♂️、方法、同行評審、軟件、工具、研究結果、課程和手冊應盡可能地被公開訪問和重復使用。
然而,開放科學的實踐,離不開政策環境的支持,國家層面的政策製定對開放性至關重要。歐洲是開放科學實踐的先發地區🐆,較早且程度較深的推動了開放科學的發展。雖然歐洲各國政府對開放科學及其流程以及科學成果的分享都表示支持,但不同國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和主題均不盡相同🏌️♀️。
研究問題
文章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對歐洲七個國家的開放科學政策進行主題分析,以了解這些政策的主要內容和特點,並提出相關建議👨🏿⚕️。
數據與方法
文章的數據來自於歐洲七個國家的46份開放科學政策文件🌵。這些國家包括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和瑞典。
文章采用了主題分析方法對上述政策進行了分析🤷🏽。主題分析是一種從原始數據中提取類別或主題的過程🔉,基於有效的推斷和解釋😱✪,是文獻內容分析中最常見的技術之一。
研究結論
首先🙆♀️,基於對歐洲七個國家的開放科學政策的主題分析,文章對政策文件進行了分類和分析,將政策主題歸納為開放輸入、開放過程和開放輸出三方面的問題🧘🏿♀️。
其中🤞🏿,開放輸入涉及原始數據⚜️、分析📿🚅、宣傳冊和任何在科學過程中創建的輸入,如論文、設計和書籍👉🏼🕵🏻,以及相關成果的存儲,如知識庫。開放過程涉及開發開放科學平臺、建設開放基礎設施和舉辦相關宣傳推廣活動,以實現多場景下科學成果的開放推廣和共享。開放輸出則關註科學研究成果的可發現性和可獲取性,包括快速傳播研究成果的方法、加速發布研究成果的平臺(例如預印本)以及對科學誠信與學術道德倫理的關註。
其次𓀒,文章還發現🤛🏿,不同國家在開放科學政策方面的關註程度並不相同🤌🏽。雖然每個國家都建設了OS的相關政策,但每個國家基於自身的能力和策略,最多關註OS的一個特定組成部分和政策。德國是唯一對所有三方面的問題都給予幾乎同等關註的國家,相對而言👨🏽🏫,意大利則對三方面的問題均缺乏關註🏌🏼♂️🥁。而法國🤼♂️、英國等國家強調建立全球研究基礎設施,關註開放研究數據和開放同行評審的研究資源,整體上發布的國家的政策文件數量靠前。
Image source:https://academic.oup.com/spp/advance-article/doi/10.1093/scipol/scac082/7069603
同時文章從開放獲取🥕、開放研究數據、開放學術交流三個方面的實踐展開分析,其中“開放獲取出版物”已經成為OS最突出和最有爭議的一個維度🧎,在29份國家文檔和15份基金會文檔中被討論,成為這些國家討論最多的開放科學政策領域🍃。然而✋🏻,大多數關於數據共享的政策並沒有給出關於如何確保最大限度地提供和利用數據的具體指導👨🏻,而數據共享的重要性和好處通常在公眾獲取研究成果的討論中被提及。另外,相對於開放獲取和數據共享兩個方面,開放學術交流的話題相對較新🍾,因此這一部分的關註度較低。
Image source:https://academic.oup.com/spp/advance-article/doi/10.1093/scipol/scac082/7069603
研究還發現,開放科學支持政策在研究的各個國家中都存在不足,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文章提出了以下建議:
- 研究過程和結果必須更透明🕵🏻,更易獲取🦏,以提高政策和社會大眾的接受程度。
- 需要提高研究人員和政策製定者之間的溝通和互動🏯,鼓勵具有開放科學專業知識的本地科學家參與相關政策決策,以及讓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和民間社會行動者參與其中。
- 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提高溝通技巧以彌合政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
文章研究了OS政策在歐洲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實踐情況👭🏻👶🏼,並提出了一些建議來填補政策文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通過閱讀文章👍🏽,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對中國開放科學實踐的借鑒意義:
首先🅾️,文章提出了開放科學政策的重要性,強調了開放科學政策的優勢和必要性。中國在開放科學方面的政策製定相對後發👎🏿🏌🏿♂️,需要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製定符合自身國情的開放科學政策。
其次🏄🏼♀️,文章提出了開放科學政策的實施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包括研究人員、大學、研究機構、出版商、研究委員會和政策製定者等🫵🏽。中國需要加強各方之間的合作👩🏻🦳,形成共同推動開放科學實踐的合力🙍🏻♂️。
第三,文章提出了開放科學實踐需要加強研究成果的透明度和可訪問性,以提升政策的接受度。中國需要加強研究成果的公開和共享,提高研究成果的可訪問性和透明度,以便使科學更好地服務社會與人民。
原文: MORADI S, ABDI S, 2023. Open science–related policies in Europe[J/OL].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scac082. DOI:10.1093/scipol/scac082.